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克里托(02114157)

國家(城邦)為何能說服蘇格拉底,服從合於正義(或正義即是服從)?

也許審判是瑕疵且不公,蘇格拉底仍接受處死的判決。縱使克里托試圖幫助蘇格拉底逃離死神的召喚,但蘇仍「正義即不傷害」而「逃離即傷害」為由,拒絕克里托。

而雅典法律能說服蘇格拉底,前提是蘇格拉底必定也是如此思考才接受的,也就是符合蘇格拉底的正義想像。那蘇格拉底的正義觀是如何被養成的?蘇格拉底長年於雅典,勢必深受共同體教育(灌輸)影響。

當人的思考基礎即是共同體灌輸,思索的方向是共同體引導,結論合理得符合共同體的預期,甚至樂意接受赴死。共同體的力量如此強大且深遠,如何作用於個體,不免令人好奇。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社會契約論(02114104)

1、重新拜讀同學們的提問後,發覺大部分質疑「如果公民與公意衝突時,可否離開共同體」,或是「如何擬出使所有成員滿意的社會契約」(包含我在內)。其實作者一開始便假設:「轉讓既是毫無保留的,所以聯合體也就會盡可能地完美,而每個結合者也就不會再有什麼要求了。」藉由假設掃除同學們疑慮。

甚至在往後的「任何人拒不服從公意的,全體就要迫使他服從公意。」便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

2、原本我想重新提問「為什麼社會自由優於自然自由」。因為自由一詞是第一卷六到八章都出現的詞彙,而且不管是自然狀態還是社會狀態,都有其「自由」。不禁令人好奇,「自然自由、社會自由各是什麼」。以及在第八章的文字中,彷彿人類從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後,便獲得昇華與進步,再再凸顯「社會自由優於自然自由」,但為什麼呢?

可惜作者在第八章末段的最後幾句「而且自由一詞的哲學意義,在這裏也不屬於我的主題之內」。聽來作者應該無意回答。

3、所以我的新提問是「社會公約是否為保全成員的『所有』而制定」。有幾段話引起我的好奇心:「每個人既然是向全體奉獻出自己⋯⋯人們都可以獲得自己本身所讓渡給他(共同體)的同樣的權利,所以人們就得到了自己所喪失的一切東西的等價物以及更大的力量來保全自己的所有」,以及「而他所獲得的,乃是社會的自由以及對於他所享有一切東西的所有權」。聽來共同體創立,便是為了「所有」,但為何如此?作者在另外的著作才有解釋。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關於期中考成績繼學期成績評量

  1. 近日聽聞謠言一則,事涉本課程品質和修課同學的成績評量,特提出以下說明。
  2. 班上同學的期中考成績普遍不佳,原始成績及格者,僅有十位。收到期中預警者,絕非只是原始成績不及格,而是原始成績開根號乘以十仍未達六十分此舉是為保持同學們修習本課程的信心,絕無放水的暗示,也絕不準備採相同方式處理學期成績
  3. 本課程乃政治學之根基,攸關本系學生的政治學智商,品管嚴謹自是這門課的基本要求。請同學們嚴肅看待這次期末考,努力準備,切莫心存僥倖,以訛傳訛。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共產黨宣言(01111157)


1.“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後,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於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它們已經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佔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但是,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農奴曾經在農奴制度下掙扎到公社社員的地位,小資產者曾經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下掙扎到資產者的地位。現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並不是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於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說,它的存在不再同社會兼容了。”

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無產階級是因為被資本主義逼得無法生存,所以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也就是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
但若能得到基本的生存與延續後代的需求。甚至照著既有的「有機會達成的致富條件」(成為資產階級)那是否就不需要無產階級革命?

2.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

在任何一個國家,資產階級的統治離開民族獨立是不行的。”

“不恢復每個民族的獨立和統一,那就既不可能有無產階級的國際聯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為達到共同目的而必須實行的和睦的與自覺的合作。”

共產黨宣言中對於資本主義與民族的關係令我不解

既然資本主義會造成整個世界的民族被拉入世界的貿易體系,亦或被破壞,世界上的每個人的物質生活模式會漸趨相同(雖有資本階級與無產階級之分),如此一來世界的各民族將漸趨同化,那為何又提到資產階級的統治離開民族獨立是不行的?


共產黨宣言(00121186)

階級對立的真的會在無產階級當頭後就結束嗎?文中有提到說「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但在資本主義的情況下才成立的「有效增加生產力」要如何在共產制度下執行呢?會不會就像前人所質疑的「開始怠惰」?並且在未來會不會又有新的階級團結起來用相同的方式來推翻無產階級呢?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共產黨宣言

看完了共產黨宣言,想問一個問題,為何當初會有共產黨宣言這樣的想法出現?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想再問一個問題,今天生活在台灣的原住民,無論是文化或是遺產皆瀕臨滅絕時,我們該怎麼做?也許我們都在想該如何保存,抑或是該如何推廣,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他們會瀕臨滅絕,我想答案顯而易見的是強勢文化的入侵,這時候又出現了下一個問題,究竟「他們」需要的是甚麼?今天他們生火需要半小時,此時我們給他打火機使得他們能在一分鐘生起火,這件「事情」對他們而言,是值得開心的嗎?這是我的疑惑。今天看著那些掠奪他人資源,嘴巴又喊著福利跟補償的人的嘴臉,各位的想法是?大家反思一個問題,今天機車、汽車等等代步工具的出現,究竟真正幫助了我們甚麼?回到原本的話題,為甚麼會有共產黨宣言的出現?答案或許顯而易見,但絕對值得細細思索。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共產黨宣言(02114501)

  • 受柯思婷學姐「共產實現后,人是否還是人」的問題啟發,加之馬克思「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勞動」的觀點,我認為即使共產實現之後,人還是人。
  • 但是,是否有人存在就有政治存在,而政治存在的條件是什麼?當共產社會實現之後,政治存在的條件是否與非共產社會的政治存在條件不同?       
  • 如果說人從自然狀態進入到政治共同體,形成國家,從此人獲得了新的身份,創造了國民之間新的關係,人獲得了重生。共產社會實現後,剝削、家庭、政府、國家等的消亡是否也意味著人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另外一種重生的機會?
  • 馬克思所言社會只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組成,資產階級滅亡共產實現,無產階級不再受到剝削而得到解放,人民從此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沒有國家(暴力機器),沒有政府(外在權威),只有生產與再生產以及永遠都能夠通過公有的生產資料自給自足,人如果有慾望那將不是希望獲得奴役他人為自己勞動的權力。
  • 生產資料的公有使得社會關係是完全平等的,人只要勞動滿足自我的需求即為人的本質,那么這樣的共產社會實現後,政治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呢?如果政治還是必然要存在,它必然存在的理由是什麼?而它存在的具體形式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