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關於期中考成績繼學期成績評量

  1. 近日聽聞謠言一則,事涉本課程品質和修課同學的成績評量,特提出以下說明。
  2. 班上同學的期中考成績普遍不佳,原始成績及格者,僅有十位。收到期中預警者,絕非只是原始成績不及格,而是原始成績開根號乘以十仍未達六十分此舉是為保持同學們修習本課程的信心,絕無放水的暗示,也絕不準備採相同方式處理學期成績
  3. 本課程乃政治學之根基,攸關本系學生的政治學智商,品管嚴謹自是這門課的基本要求。請同學們嚴肅看待這次期末考,努力準備,切莫心存僥倖,以訛傳訛。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共產黨宣言(01111157)


1.“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後,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於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它們已經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佔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但是,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農奴曾經在農奴制度下掙扎到公社社員的地位,小資產者曾經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下掙扎到資產者的地位。現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並不是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於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說,它的存在不再同社會兼容了。”

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無產階級是因為被資本主義逼得無法生存,所以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也就是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
但若能得到基本的生存與延續後代的需求。甚至照著既有的「有機會達成的致富條件」(成為資產階級)那是否就不需要無產階級革命?

2.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

在任何一個國家,資產階級的統治離開民族獨立是不行的。”

“不恢復每個民族的獨立和統一,那就既不可能有無產階級的國際聯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為達到共同目的而必須實行的和睦的與自覺的合作。”

共產黨宣言中對於資本主義與民族的關係令我不解

既然資本主義會造成整個世界的民族被拉入世界的貿易體系,亦或被破壞,世界上的每個人的物質生活模式會漸趨相同(雖有資本階級與無產階級之分),如此一來世界的各民族將漸趨同化,那為何又提到資產階級的統治離開民族獨立是不行的?


共產黨宣言(00121186)

階級對立的真的會在無產階級當頭後就結束嗎?文中有提到說「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但在資本主義的情況下才成立的「有效增加生產力」要如何在共產制度下執行呢?會不會就像前人所質疑的「開始怠惰」?並且在未來會不會又有新的階級團結起來用相同的方式來推翻無產階級呢?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共產黨宣言

看完了共產黨宣言,想問一個問題,為何當初會有共產黨宣言這樣的想法出現?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想再問一個問題,今天生活在台灣的原住民,無論是文化或是遺產皆瀕臨滅絕時,我們該怎麼做?也許我們都在想該如何保存,抑或是該如何推廣,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他們會瀕臨滅絕,我想答案顯而易見的是強勢文化的入侵,這時候又出現了下一個問題,究竟「他們」需要的是甚麼?今天他們生火需要半小時,此時我們給他打火機使得他們能在一分鐘生起火,這件「事情」對他們而言,是值得開心的嗎?這是我的疑惑。今天看著那些掠奪他人資源,嘴巴又喊著福利跟補償的人的嘴臉,各位的想法是?大家反思一個問題,今天機車、汽車等等代步工具的出現,究竟真正幫助了我們甚麼?回到原本的話題,為甚麼會有共產黨宣言的出現?答案或許顯而易見,但絕對值得細細思索。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共產黨宣言(02114501)

  • 受柯思婷學姐「共產實現后,人是否還是人」的問題啟發,加之馬克思「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勞動」的觀點,我認為即使共產實現之後,人還是人。
  • 但是,是否有人存在就有政治存在,而政治存在的條件是什麼?當共產社會實現之後,政治存在的條件是否與非共產社會的政治存在條件不同?       
  • 如果說人從自然狀態進入到政治共同體,形成國家,從此人獲得了新的身份,創造了國民之間新的關係,人獲得了重生。共產社會實現後,剝削、家庭、政府、國家等的消亡是否也意味著人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另外一種重生的機會?
  • 馬克思所言社會只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組成,資產階級滅亡共產實現,無產階級不再受到剝削而得到解放,人民從此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沒有國家(暴力機器),沒有政府(外在權威),只有生產與再生產以及永遠都能夠通過公有的生產資料自給自足,人如果有慾望那將不是希望獲得奴役他人為自己勞動的權力。
  • 生產資料的公有使得社會關係是完全平等的,人只要勞動滿足自我的需求即為人的本質,那么這樣的共產社會實現後,政治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呢?如果政治還是必然要存在,它必然存在的理由是什麼?而它存在的具體形式又是什麼?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共產黨宣言(02114146)

  • 在資本主義興盛的狀況下,無產階級的子女真的只有被勞役的分,並沒有任何翻身機會?
  • 資本主義是相互競爭的社會環境,雖然無產階級的子女比起資產階級更沒有資源供他們學習,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就真的沒有無產階級的子女可以翻身的例子?

共產黨宣言(99135086)

  • 文中論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產生的矛盾,使得共產社會主義得有立足之地。
  • 馬克思的思想可能有點過於極端,但是也有其意義,階級的鬥爭在歷史沒有缺席過,且不分東西國家階是如此。
  • 前陣子的中越砸工廠暴動事件,就可看出資產階級為了擺脫高成本的壓力,至較低薪的國家對無產階級進行剝削和壓迫,且以企業的財力,迫使地方政府無法站在工人立場說話,這顯現出以自由化的美名在全世界進行集體剝削。
  • 但是不管資本或共產主義端要是國情與文化,中國佔世界第一大人口且地廣,若實行資本主義實有其難度,難在於城鄉間的差距與社會自由化的壓力,經濟的快速發展走資本自由化仍要比共產社會主義快多了。

共產黨宣言(02114109 洪聖璐)

  • 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公妻制」,如果可以實施,那需要什麼條件呢?
    文中說此制度無須共產黨人來實行,因為它本來就存在。即使在資產階級中,也是隱匿的實行公妻制,且以此為樂。他們只是偽善的隱藏起這一切,並嚴厲批評公開實施此制的共產黨人罷了。
    那麼,如果在現今資產社會中,若要實施的話需要什麼條件呢?

共產黨宣言 (02114112)

  1. 在本文的開頭就已經說到每個階級內部都會有一些特殊的階層,而且過去社會階級的滅亡並沒有消滅階級鬥爭,而是生成了新的階級以及新的階級對立。是的,在資產社會的時代,階級對立被簡化為資產階級 vs.無產階級,且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下的產物。這對立的過程中,無產階級因著不斷的被剝削而聯合起來加劇了這個對立的過程;同時在這剝削的過程中,資產階級也是不停的在膨脹著。資產階級膨脹的結果使的資本不斷地被集中,使得原有的民族性,民族精神被不斷的削減;同時在利益(財產)的不斷集中,財產的集中更是造成了政治的集中。
  2. 讓資產階級可以不斷的膨脹的是工業化,但是工業化也加劇了無產階級的產生,並讓無產階級間的聯合更為容易。這些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甚至組成了政黨,開始同資產階級鬥爭,先是地方性的再來是全國性的鬥爭,最後匯集成兩個階級間的鬥爭,而這為了自身利益的鬥爭正都是政治鬥爭。
  3. 在這政治鬥爭中,共產黨人加入了無產階級的行列,他們的利益相同;且因為資產階級的發展削弱了民族間的差異,這也正是共產黨人所堅持的:無產階級的鬥爭不分民族,這個鬥爭運動成為了為大多數人牟取利益的運動。過去的階級鬥爭,獲勝的階級會使整個社會服從他們獲得利益的條件,但是無產階級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財產,他們願意也必須摧毀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這也正是共產主義的特徵:消滅私有制。資本來就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社會力量(不該屬於個人而該屬於社會)因此把資本變為公共並不是有個人轉為社會,而是改變他的社會性質從私有變成公有。無產階級和共產主義聯合成為一個階級,並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身分消滅舊的生產關係,在消滅這生產關係的同時也消滅了原有階級對立以及階級關係。
  4. 但是這樣,似乎又重新輪迴了一次,無產階級成了新的統治階級,那麼是不是又有一個新的被統治階級會出現了?那麼兩個階級之間不就又會有新的對立和利益的糾紛嗎?這樣社會不管是什麼樣的意識形態,雖然對立的方式可能不一樣,但最終都會有著同樣的階級問題出現?

共產黨宣言(02114121)

  • 在一開始,文章就曾提到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這也就是說即使是無產階級中也存在著特殊的階層關係。後文又提到:「如果無產階級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那麼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係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存在的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的這個階級的統治。」那麼它所消滅的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還是無產階級內部本身的特殊階層關係,抑或是兩者皆會被消滅,成為一個沒有任何階層差異的社會呢?若是這個社會真變成沒有任何階級差異的社會,並且實行共有財產制,既然已經沒有階級差異,那麼究竟誰有權來管理及分配這些公有財產呢?

共產黨宣言(02114126)

  • 資產階級被形容成自私且一心追求自身利益的,但霍布斯在利維坦文章中提到人必定會脫離自然狀態,若反對資本主義是否會促使人民再回到自然狀態中?因為人人都想擁有並保障私有財產,在共產制度中,人民是否會不服從共產領導人,人還是會不甘於此種平等財產制為了追求自身更多的利益而造成社會動亂甚至比資本主義狀態的社會更不穩定?又在現今全球化時代,共產主義是否會使整個國家長期處於均貧的狀態?中國已逐年放鬆經濟管制,可算是自由經濟的社會了。
  • 資展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没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着的剝削。
  •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佣勞動者。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 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况不停的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

 

共產黨宣言(02114152)

  • 如果說: 「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那在當今國家政權下,資產階級還像以前一樣力求改變嗎?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是推動改變的主力,從封建時代到工業時代,資產階級皆會使社會產生不一樣的變革。那在當今資本主義下的社會,他們還需要尋求什麼樣的改變?或是安於現下的社會?
 

共產黨宣言(02114133)

從19世紀中開始,各國相繼出版"宣言"。社會和政治的運作造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支持共產黨的人覺得資產階級把一切職業和事物都變成了現金交易,也反對他們堅持的教育。但如果資產階級消失後,共產階級要如何決策事務?如果選出了一群代表來決策,又要怎麼避免他們成為另一種新的階級呢?

共產黨宣言(02114104)

想要成功施行共產體制,還欠缺什麼條件?

共產主義,主要的涵義是消滅所有的私有制,實行一切公有制,還有提出每個共產國家必有的政策。馬克思的學說,是想要消弭工業革命之後,資本家與無產階級間的差距,創造出一個絕對平等的社會。其初衷是好的,但到21世紀的現在,我們發現共產主義是失敗的。我猜測可能是欠缺某些條件,但條件為何?假設我們明白欠缺什麼條件,那為何不能創造它呢?

共產黨宣言 (02882035)

  • 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之時,人還是人嗎?或者說,階級對立是對人而言是必需的嗎?
  1. 亞裏士多德將政治性視爲人的標誌,而政治性離不開差別對立,用馬克思的話來説就是“階級”。但是共產主義志在消滅這種對立。在一個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家庭,沒有國家的世界裏,人不會變成動物嗎?
  2. 共產主義這個故事的后半段會不會像科幻電影的情節:在遙遠的未來,人都成爲肥胖的異行人,一只一只地接受機器的服侍,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外星人來襲(對立的重新誕生),人又一次被政治地組織起來……

共產黨宣言(02114159)

  1. 社會上很明顯地存在階級間的對立,而之所以有這樣的劃分大都是因為財產的分配不平等,文中提及:「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倘若無產階級真的將資產階級的資本拿到了,在他們自己的無產階級裡,就不會出現在上位的統治階層嗎?而這樣的統治階層和下位服從者不就也同樣形成了階級的對立嗎?
  2. 文中也提到了:「至今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而這種對立在各個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形式。」這句話的確沒錯,我們不可否認階級對立所造成的衝突,會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注入社會,但要從私有制走向共有制真的能完全消除階級的對立嗎?會不會在共有制的未來,又有一股新興的階級結合起來用無產階級消滅資產階級的暴力方式來推翻無產階級的理想呢?階級對立的運動真的能在無產階級消滅其他階級後就徹底地結束嗎?

共產黨宣言(02114156)


  1. 在文中提到:「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而這裡指的使無產階級形成所謂的「階級」又是指怎麼樣的一個階級呢?
  2. 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後,無產階級自然會開始想累積自己的財產,雖說不再被資產階級剝削,但一旦無產有了資產後,會不會也開始走入資產階級的後路?共產黨人想消滅私有制,強調整個無產階級不分民族的利益,但當資產被推翻後,無產階級會順應共產黨人發展嗎?

共產黨宣言(02114157)

在無產階級專政之後,會不會產生新的階級關係?
  • 「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在無產階級專政後,該如何對待原先的資產階級,甚者會不會又形成次個階級的原型 : 一個由無產階級統治資產階級的權力關係?一但有階級之分,是否不可排除再一次的階級鬥爭的可能性。
  • 如果不願意造成階級的對立,那便要讓無產階級者沒有新人匯入,勢必減少競爭及放棄使用機器,但真能放棄使用生產效率高的機器嗎?不願使工人成為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那兩者又該如何重新定義互動關係?如果繼續使用機器,那機器操作員外剩餘的龐大勞動力該如何充分利用?

共產黨宣言(02114143)


  1. 資本主義所產生的資產階級,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產的資料集中,使財產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因而形成政治的集中。然而,共產的政治形態使一切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法律、民族階級。但是,共產黨所創造的國家,一切真的為統一嗎不會有任何的階級嗎那麼統治者也同其他的百姓一般,同為同階級嗎
  2. 共產制度之中真的沒有任何私有財產存在嗎?所謂的共產真的就是象徵一切都是全體所共有?而沒有任何「共產」和「私有」共存的空間嗎?

共產黨宣言(02114123)

  • 在社會上階級的對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相互對立,無產者由於資產者不停的改變社會,而遭到種種剝削,或壓榨。然而這絕大多數因為無產者沒有能力去反抗,去抵制,只因為資產不足與能力不夠。而今天把無產者都聚集起來,將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那麼可能可以間接將整個社會的制度給推翻。然而,在各個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共產主義的興起確實造成了一些作用。如果共產主義能夠漂亮的打一場勝仗,順利將該國原有的社會制度徹底改造一番,共產國家隨之建立,且由於社會上已經都是無產者的天下,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的運作就會照著馬克思與恩格斯所說的那樣進行,也就是打破階級之間長久的鬥爭,但該社會也確實形成了唯一的階級,那就是無產階級,只是那時候,不會再有人鄙視他們、壓迫他們,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
  • 共產黨宣言一直強調不要有階級的鬥爭,但最後他們還是創造,或者說是保留了原來的某一階級,那豈不就是在為之設想、謀福利?那馬克思等人究竟是要守護人民共產?還是人民的溫飽呢?

共產黨宣言(02114171)

在舊時的社會裡, 所有工作都是要用人手去做; 相比起現在, 現在科技發達, 能夠制造出很多機器, 代替人手, 所以工人很難找到工作, 還有他們的工資也不是很多, 生活很困難. 國家要保護人民, 就有生產各方面的機器, 制造財富, 養活人民. 但無產者力求維護他們的工作, 推翻資產階級, 等同跟國家作對. 如果由無產階級統治, 他們如何想出既維護工作又可以保護人民的方法呢?

共產主義宣言(02114161)

  • 共產主義是否會成為現代失敗者的擋箭牌?
  1. 共產主義者認為利益應當不分族群的分配,認為資本主義下的現代工人生活水準越來越差,認為資本主義只對有產階級有利,若照這樣說,在共產主義中,每個人付出的辛勞不同,得到的利益相同,那做得較多者心中難道不會不平衡嗎?不會讓原先工作的動力消失嗎?共產主義修正現實社會的弊端,但想法似乎過於理想化
  2. 在過去,因為教育不夠普及,人們很難從貧困翻身,但現在,脫離貧窮的方法,相較於過去多了很多,當你不斷羨慕富者更富,而自己卻一無所獲之時,自己難道不用負一些責任嗎?抑或是有人會拿起共產主義當作自己的擋箭牌,說著資本主義的不是?


共產黨宣言(02114139)

  1. 首先,關於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到的一點:『有人反駁說:如果私有制被消滅,一切的活動就會停止,懶惰之風就會盛行。這樣說來,資產階級早就因懶惰而被滅亡了,因為在這個世界通常是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在對這樣的看法震撼之餘,我也十分贊同。因為他提到了社會中現實的一面,通常獲利者都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而獲利後再用這些錢去僱用較低的勞工階級,而勞工的薪資只能取決於高位者重視及需要的程度來做定奪,若是因為私有制被消滅,沒有了資方,但勞工還是要過生活,所以他們還是會工作,只是這次的工作對象換成了政府而不再是較高的階級,在幾百年前恩格斯就已經有這種看法,甚至到了幾百年後也和當今社會契合,我認為很難得。
  2. 文末最後有提到:『共產黨人的目的只有暴力的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為什麼只有暴力的推翻,才能達到目的?若是共產黨使用暴力去推翻資本階級,會不會造成更大的戰爭,而使得雙方兩敗俱傷,到後來不但無法使共產黨宣言實踐,甚至會讓世界分裂,或是有其他的主義產生進而取代雙方?!再者,恩格斯提到無產者失去的『鎖鏈』象徵什麼?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和平嗎?

共產黨宣言(02114107)


  1. 共產黨的目的,使無產階級形成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那麼,當統治階級由資產階級轉向國家(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時,國家剝奪地產,徵收高額累進稅率,廢除繼承權,成立產業軍...等,和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的作為又該如何分辨?
  2. 雖然文中提到,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那麼他在消滅這種生產關係的同時,也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他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但現在的共產國家,高壓統治、貪汙的事件仍層出不窮,這樣子來看的話在共產主義的國家中,到底有什麼樣實質的作為可以保證消滅階級統治?

共產黨宣言(02114147)


  • 文中提到:「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廢除現有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甚麼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由此可知,無產階級者組織政黨,團結的目的是在於消滅私有制以及反對資產階層在上的剝削,以回歸到他們以前的生活條件。但是,從封建時代社會至工業革命時代的社會,始終保有私有制元素的存在。
  • 若真如馬克思所說完全消滅掉私有制,與之對立而來的是公有制的社會,不論努力與否,人們所得的回饋都相同的社會,那麼社會的生產力與人民的生活條件真能有所改善?再者,無產階級者想要消除私有制的動機究竟為何?是為了改善現存的環境生存條件還是只是單純對於資產階級占有資源的不滿?

共產黨宣言(02114135)


  1. 隨著工業革命發展至今,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除了國際強權更加強勢的發展,M型化社會帶來的對立結果,使的中產階級逐漸消失,這時候我們會發現,馬克斯的共產黨宣言已經對這樣的情形有所呼應了。
  2. 現今社會中,我們對於政府的要求越來越多,曾經,以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做為口號的美國政府,也遇上了需要歐巴馬賭上白宮關門的危機,也要通過健保法案的實例;反觀台灣,越來越多的補助和救濟金政策,都反映出我們需要的是"大政府"的概念;而歐洲,左派政黨組閣已經屢見不鮮了。左派勢力將在這樣的環境下快速提升。
  3. 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其實是正面的,但他太過理想化,事實證明所有採行共產主義的國家都走上集權威權的道路,也沒有徹底讓我們看見無產階級生活品質的上升、沒有看到資本公平的分配,反而淪落為有心人士以共產主義為口號,實際上是壟斷經濟及政治的手段。
  4. 我認同階級的產生會造成剝削的不公平,但就算在共產主義社會中,負責分配的人與其他人也會形成階級,更何況,這一切前提都是人類不能有私心、也不能偷懶。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到底應該要做什麼修正,才能與現實水平接軌,並實現目標呢?

共產黨宣言(02114150)


  1. 文中提到,「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
  2. 從這幾段文字來看,階級制度勢必是存在的。如果有一天,印度停止實行種性制度,不再有賤民,且他們不必屈服於命運,能依自己的意志行事。沒有階級制度,社會可不可能因此變得更和諧,衝突會不會就此消失呢?

共產黨宣言(02114154)

  1. 週期性的危機不斷威脅資產階級的生存,生產過剩的瘟疫,摧毀了生產力,生產力已經強大到為這種關係所難以適應,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係,為反抗資產階級統治的存在條件,而它也已經受到這種關係的阻礙,為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利用更全面且更猛烈地危機的辦法,致使防止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的辦法,行將就木,最後逐步崩解。
  2. 那為甚麼在無產階級所統治的國家中,還要快速地增加生產力呢?是基於什麼緣故促使他要採取這種策略?這個國家難道不會因此而再度困頓嗎?

共產黨宣言 (02114172)


  1. 共產黨宣言中提到,資本社會控制了社會上的生產工具對無產階段進行迫害,和對其他落後國家勞工利益的迫害,去回饋國內的人民,幫助自己的政權維持穩定我想問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還有其他造成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共產主義國家呢?
  2. 宣言中,他提到希望全球的勞工要團結起來,成為世界的主人,但是為什麼當成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後,所成立的共產國際很便瓦解了呢?
  3. 共產黨宣言提出了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中的必經過程,最後資本主義的消失,也提到了如果想消滅共產主義,除了人類大量的滅亡,我想問,在現今社會共產黨最後有機會成為宣言所說的嗎?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共產黨宣言(02114501)

  1. 共產黨宣言提到,無產階級不是要消滅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佔有,而是要消滅佔有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並且提到「把資本變成公有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時所改變的只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無產階級沒有財產,不是因為說他們完全沒有支撐生存的資源,而是因為他們勞動所獲得的東西僅是為了增值統治階級的資本而存在,為維持其而再生產。可見,共產主義並非要消滅個人財產的佔有最終使財產均分,而是寄望消滅資產階級以後,無產階級不再因為被奴役勞動和剝削而成為實質上的無產。
  2. 當私有制不建立在剝削與奴役之上,僅作為個人財產佔有的角度上看,倘若共產實現,資產階級被消滅,「無產階級」(其實我認為如果社會僅存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個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消滅后,無產階級也不再存在,猶如『大』一旦完全消失,『小』因無法對照也不能成為『小』一樣)仍能提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的勞動產品並且不受剝削而最終從無產而成為了「有產」,而這部分的個人佔有在共產社會中是允許存有的。
  3. 這樣說的話,共產的最終目的使無產階級變為「有產」而最終實現不具有佔有奴役他人勞動權力的「私有」嗎?「共產」和「私有」是否可以並存?

共產黨宣言 (02114153)

  1. 資本社會中,國家的出現是為了保障私有財富,而當無產者力求推翻現有私有制度(因為自己已一無所有),也等同於宣告國家最重要的意義不存在,使整個國家瓦解,而國家存在的意義除了保護私有財以外,同時也保障人身安全,那國家瓦解後,誰來保護全部的無產者?
  2. 若說國家瓦解之後,將組成一個由無產者所領導的組織,來進行共有財的分配,但只要有組織,就會有階級,只要有財產分配(還得確定是否公平),也會有階級,那這樣不就是共產宣言所希望打破的階級制度又重生了嗎?這或許不算是革命,也只是另一種階級衍生的改革,我想知道如果不想發生階級復位的事情,那該怎麼樣去防止它?
  3. 在資產階級不斷剝削之下,工人只能苟且求生,維持自己下一次勞動的生存能力,也使得工人並沒有任何積蓄、置產,而出現了「工人無祖國」這句話,這代表了剝削行為抹滅了工人們的民族性;但在聚集廣大的無產階級後形成了無產階級組織,經由交通網絡串連起來後,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為什麼不說工人其實也是有祖國的呢?(當然這並非指血統、種族上的民族),是否該思考一下「民族性」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性?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民主在美國》 02114110

  • 什麼樣的團體才能夠稱為「多數」?
  1. 作者認為在美國多入人的權力與影響力被人為的加強,使人們認為多數就是對的,多數人的權利應該最先被保障等等。
  2. 然而,我們應該如何界定社會上的多數?在現在的社會中,人民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已表達自己的意見,於是乎,是否只要哪一方的意見在社會中被聽到的多,他們就成為了多數?不是因為他們人數真的比較多,而是因為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較為人所通用。
  3. 就像社會運動,一個社會運動的產生,在那個階段中,他們的訴求會因為社運的發生而更受到重視,但其實社會運動的訴求並不都出於社會大多數人的意見。
  4. 在選舉方面,選舉的投票率是否都一定超越社會所有有權行使參政權的公民的二分之一?若否,則選舉的結果又該如何符合未參與選舉那真正在人數上代表多數的公民的意志?

民主在美國(02114112)

第八章提到法學家是介於群眾以及貴族、國王之間的族群。法學家熱衷於法律可以為此為暴君效力鞏固統治,也可以帶領革命推翻現有的政權。法學家以作者看來是一群超脫的族群,有著優異的能力,但卻游移於不同的階層之間。法學家以作者的眼光來看是絕佳的掌權者,他們不會受到群眾激情的影響,並且除了他們個人眼前的利益,法學家是不容易受影響的。但也是因為只受個人利益的影響,法學家組成的團體難以長存的,當他們自身有分歧的時候,會有的法學家分離出其他的團體或是升到更高的階層。為了更好的施行民主,需要法學跟民主做結合;但是為了保障民主卻又不能讓法學形成絕對的統治。不過看看各個民主國家,統治階層的菁英分子卻又幾乎都是學法律的。所以作者提到了美國的陪審制度,因為讓人民參與到法學/律的當中是避免法學家獨行並讓人民參與統治的最好的方法。

民主在美國(02114132)

我想起之前美國內華達民兵抗議的新聞,地主那一方雖然是少數人,可是由於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才得以讓政府不得不重視這件事,進而把牛還他。如果今天發生在台灣呢?可能就像苗栗強拆事件一樣,他們去介壽路靜坐絕食抗議到死政府都不會鳥他,還會有人嫌擋路。
雖然有句漂亮話說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但我很好奇,人民沒有一定的力量要怎麼對抗受到體制保護又善於操弄法律的政府呢?
可惜的是,亞洲國家的政府大都不允許人民攜帶武器,居心叵測。

民主在美國(02114152)


文中提及美國賦予法學家權威和任其對政府影響,是美國防止民主偏移正軌的堅強壁壘」,也提到法學家在內心深處隱藏著部分貴族的本性,對群眾行動反感。法學家愛秩序甚於其他一切事務,因此權威的存在是必須的,雖然他們重視自由,但一般把法治置於自由之上。法學家權威影響政府,是防止民主偏離的重要力量,亦或會使其在民主體制下,漸漸變得專斷。

民主在美國 (02114137)

多數人服從少數人,多數人的智力相加一定會贏過單一敵人,大眾的意見就是決定事情的對錯,很多種多數大於少數的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根深柢固,以司法來說,英美法系國家對犯人的裁斷很多都是由陪省團來決定,習慣大於法律條文,也就是說,怎麼樣取得大部份人的共鳴,那麼那件事就不是錯的,對於律師或是檢察官來說,變成對事情的對錯不會是看事物本身,而是誰是大多數人的習慣想法裡較合理的行為。
在美國,多數這個詞代表著不一樣的權利,可以取決生命也可以決定任何議題的正確性,在司法上在社會上,這個大熔爐的國家,人種眾多,階層也是一種分歧,其中,在大多數社會裡都佔有大部份的中產階級,他們的喜好是否就是決定國家的未來?他們影響立法,常使法律變更平凡,他們影響選舉,常使正見偏向他們利益那方,也就是中產階級的商人,社會是大家的,每個人的,其中偏袒或是讓國家走向偏向哪一方面利益都非正義的,在美國,民意是否使用多數這個字眼來實施不同的暴力 ?

民主在美國(02114121)

  • 文中提到,立法當局享有最高的權力,它能夠迅速且不受阻撓地提出自己的每一項動議。所以美國成為世界上法律壽命最短的國家,因為美國的立法者從未停止立法活動,且不斷的頒布或修改法律。既然議員代表著多數,可是卻又不停地修改或新增法律,這是否表示多數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否則為何法律會變動得如此頻繁呢?

民主在美國(02114107)

  • 文中不斷提到民主制度下的多數決會帶來多數的暴政,少數似乎又無法充分表達民意,那麼真正的民意到底在哪裡?
在美國,多數既擁有強帶的管理國家實權,又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輿論之實力。多數依但提出一項動議,可以說不會遇到任何障礙。不只包括阻止通過動議的障礙,甚至推遲表決動議的障礙,以及留出點時間在表決的過程中聽一聽反對者的呼聲的障礙。這樣處理問題的結果,對於未來是有害而危險的。

民主在美國(99135086)

  1. 美國唯一典型的大熔爐社會,因此人人平等下的政府,是最快讓人民願意服從的宣言,自由女神就象徵美國全民的驕傲矗立在那。
  2. 不管以多數人或少數人的主導,都在象徵一件事,那就是權力國家的概念,人都在找尋最符合他們口味的政體,體制上的批評只會一直發生,沒有甚麼絕對的政體,但有絕對的國家和人民。
  3. 台灣是民主與共和的混和體,蔣中正時期雖說是以國家為主人,但是卻採行威權體制,到現今處處號稱民主與平等的台灣,或許擁有中國君主制的血液與脈絡,與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五權分立,因此有些老一輩的人,在官員來訪時,還會向官員下跪陳情,這應該會令西方國家一頭霧水─若是民主政體,人民是頭家,為何要對人民的代表下跪?台灣人民是在對誰跪?

民主在美國(02114135)

立法者在使行政權的代表們完全屈從立法機構的任性的同時,也把民主政府的本性容許行政權的代表們可以行使的少數權力拿走了。
什麼是民主政府容許行政權的代表們可以行使的少許權力?

文中提及多數的意見凌駕於上,立法機構受多數意志左右,現在許多民主國家都是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意見,如此一來多數便變成專制,而這又與民主所訴求的相違背。少數的權力被剝奪。現在的世界又沒有一種制度可以有效地解決此種矛盾。
該怎麼樣才能消除此矛盾?
試想有沒有可能有這種制度的產生?
民主是否肯定了多數的暴政?

民主在美國(02114116)

  • 多數的民意,對於民主,是好還是壞?

  1. 於第七章開頭所述,"民主政府的本質,在於多數對政府的統治是絕對的,因為在民主制度下,誰也對抗不了多數。"這句話點名了多數民意在民主制度下的重要性。但在接下來的文中,卻道出多數的無限權威的種種弊端。並且作者在文中也表明"人民的多數在管理國家方面有權決定一切"令他討厭,但他卻又相信"一切權力的根源卻存在於多數的意志之中。"
  2. 因此我對於民主制度之中,多數的民意到底扮演著何種角色感到疑問,到底統治國家是該遵循民意還是該參考民意呢?


民主在美國(02114149)

  • 「美國人規定立法機構的成員由人民直接任命,並將他們的任期定得甚短,使他們不僅服從選民的長遠觀點,而且服從選民的臨時動議。」
  1. 美國立法機構的成員任期短,但又服從選民的長遠觀點;而臨時動議可能沒有人事搬風的問題,但對於長遠觀點,是否會因任期短、人事搬風造成難以達成?
  2. 相較之下,台灣的官員基本上易忽視短期的政策而以長遠的較有成果的政策為目標,但又因台灣的頻繁人事更換而導致最後沒有成效,甚至是承接後淪為空用,而短期政策又因被忽視反而容易發生問題。
  3. 然而,美國立法機構的成員服從選民長遠觀點是否僅於「服從」?而或是美國擁有足以在短期任期中能完善規劃遠程計畫的能力?

民主在美國(02114123)

  • 當多數人的意見成為主流時,民主所呈現出來的樣貌將可能只有單一面向。但如果今天,換成是少數人的意見當道時,那將會出現甚麼樣的民主呢?
  1. 不管是當時美國、台灣,或者甚至是世界上實行民主政體的國家,都是由多數人的意見才算稱得上是意見,多數則代表正確,多數則代表美好,但是多數的結果可能會使一國陷入一言堂的局面,大家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有的議題都可能會被草率決定。
  2. 如果,各個民主國家都只考慮少數人的意見時,那整個社會或整個國家會有甚麼變化?而我所說的少數人意見當道並不代表只考量少數人的意見,而是以少數人的意見為主流價值,進而去決定國內大小事務。
  • 延伸:若是今日只考量少數人意見而進行裁決或審判,那麼其實就像當時美國的法官一樣,在面對民事訴訟時,其權力之大。進行任何民事訴訟時,基本上不會被陪審團給反對,所以可以算是一種專斷。然而陪審團的功能,只在於觀看整個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正確與否。這時是否就會被稱作是少數暴力呢?我們常會聽到多數暴力或多數暴政,但為何很少聽到少數暴力或少數暴政呢?難道是因為受到少數人的影響並不足以稱之為暴力?抑或是人們不想去承認自己所屬的多數被少數人迫害的心理狀態,而沉浸在一種自我說服的狀態?

民主在美國(02114118)

  • 文章提及:當一個人或一個黨在美國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向輿論.立法機關.行政當局.公安機關.陪審團等告發都是無用的,因其都是受到多數的影響。但若立法機關既能代表多數又一定不受多數激情擺佈,行政權擁有自主其是的權利,司法當局獨立於立法權和行政權外,那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民主的政府而又使暴政幾乎無機會肆虐。
  • 但美國的議員為民選產生,而選出的代表即是多數民數的呈現,在此前提下,立法機構是代表多數民意,為了連任等因素,其政策或立法勢必會受民意影響,那麼立法機構該如何避免受多數民意擺佈?

民主在美國 (02114109 洪聖璐)

  • 立法機構的暴政才是真正最可怕的危險,即使也會出現行政權的暴政,那也是在很久以後,因此不足為懼嗎?
  1. 以近期台灣的案例來說,政府以行政權干預司法獨立審判性並使立法權淪喪——其掌控了司法、且使立法權逐漸走向與民意相背的極端,才因此導致了太陽花學運的產生,他們佔領立法院,使立院一度空轉——因為他們認為立院的「代議」已無法回應確切的民意,而是在應和行政權。
  2. 那麼,當立法機構無法正確行使其權力,被行政權牢牢掌握住時(立法院是行政院的橡皮圖章?),還能夠說行政權的暴政不足為懼嗎?

民主在美國(02114126)

  • 多數在美國擁有無限權威,甚至在某些州司法權也變為多數表決,這是否是體現主權在民的絕對民主?又司法權本該獨立於其他政府機關之外,這樣是否剝奪了司法的獨立性及司法者的職權及意義?
  • 在某些州,立法者把司法權也變由多數表決;而在所有的州,立法者甚至使司法人員的生活都依存於立法機構,因為立法機構把每年規定法官薪金的權限交給了它的代表。習慣法比成文法走的還遠。
  • 多數的無限權威及其快速堅定地表達意志的方式,在美國不僅使法律趨於不穩定,並且對法律的執行和國家的行政活動發生了同樣影響。

民主在美國(02114111)


  • 立法的不穩定性對於民主政府來說,全然為弊?


  1. 民主制度常要求改換新人執政,在行政權不穩定之下,立法權的不穩定性也隨之提高。而這樣的情況,是會隨著授予立法者的權限和行動手段的增減而增減的,因此,當授予立法者的權限越大,則立法的不穩定性就越高。
  2. 但在美國,立法當局本就享有最高的權力,因此它可以不受阻擋地提出法案、審議並通過,也確保立法機構的獨立性;所以,如果因為認為立法的不穩定高而欲削弱立法者的權力,影響了國家最重要之制訂法律的權限,則問題就不只是在於立法機構,而會影響國家各方面,造成很大的問題。
  3. 美國固然因立法的不穩定性而成為世界上法律壽命最短的國家,立法者從來沒有停止過立法活動,不斷頒布或修改法律,導致對於法律的執行及國家的行政活動趨於不穩定。但是,這樣的做法,不也能夠常常讓立法者重新檢視之前的法案,修正不適當之處,使整個法案更加完善,更符合民意所趨?

民主在美國(02114115)

熊彼得在1942年出版的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即主張:“民主的方法是一種達成政治決策的制度安排”。
組成國家後,必然需要去接受服從多數的決定,因為共識決在實然層面上根本不可行。選舉代表人若是不配合選民的要求,則社會契約的承諾便會開始崩解,因為這種“信任”太脆弱,組成的初衷其實就是自利。
所以如果托克維爾所說的多數專制真的存在,把它剷除後所產生的體制還是民主嗎?還是原本社會契約論的劃定嗎?
制度不可能完美,民主也必有缺陷。只是人必須用這種生活方式繼續生活著。



















民主在美國(02114102)

  1. 一般我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外乎是平等、自由等老生常談的好處。在這樣的狀態下,常常發生多數人的意見影響、箝制少數人的意見,甚至造就多數人對少數人的迫害及傷害。這種多數暴力的情況亦是民主可能會帶來的危險。而文中提及美國削弱多數暴政的其中一個方式便是藉由次級的權力機構來當成是政府與個體之間的緩衝。
  2. 那爲什麼台灣也有像是國會、地方議會及各鄉鎮的次級行政機構的存在,但是多數暴政的情況依舊頻繁?

民主在美國(02114158)

文中提到「讓法學家參加政府,對國王是比較有利的,如果政府的專制是以暴力進行的,那麼,再把政府交給法學家管理以後,專制在法學家手裡將會具有公正和依法辦事的外貌。」
我認為,就像是在台灣,很多的政治人物都是由法律系出身的,那麼若是把一個國家交付給非為人民著想的領導者而且又是由法律系出身,他們是不是就會因為比較清楚法律,並且知道法律的漏洞,便利用這個漏洞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和利益?導致整個國家的運作會掌控在法學家手上,但是因為他們具有專業,所以能夠把那些看似不正義的事情變成合理的依法行事。

民主在美國(02114146)

除了法學家之外,人民就沒有其他信任的人來管理政府了嗎?

  • 在近來台灣的社會中,總統一向有法律系的背景,但擁有與貴族相似的地方,究竟是否適合管理政府?
  • 人民又為何信任法學家並相信著其專業知識,那不是法學相關的人便不適合管理政府?

民主在美國(02114153)

  • 在文中提到,「人世間沒有一個權威因其值得尊重或其權力不可侵犯,而使我願意承認他可以任意行動不受監督。而這個權威可能被稱作人民、國王、民主政府、貴族政府,或這個權威是在君主國行使戶或共和國行使,這都是暴政的播種。」我們可以說人民監督政府,以民主監督暴政的出現,並取而代之,倘若今天發生了作者所擔心的「民主多數決專制」,則民主將侵占行政、立法、司法權的領域,成為專斷,或許其行政、立法、司法的執行、裁決會更貼近民意,但多數畢竟不代表正確,此時該由誰來監督民主(人民)?
  • 在看到陪審制度之於教育意義的段落時,讓我想起了高中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十二怒漢」,我想起來在片中的第一幕,即是十二個各行各業(且基本上只有法官給的書面資料、證物,並沒有實質法學知識)的男人,坐在一張長桌前面冒著汗抽著菸,只想盡快結束這個審議,他們的第一句話就All right, let's cast a vote,接著便是11個不具任何理由的Guilty判決,只有一人反對,儘管這人有充分的理由,但心急的十一人一開始完全不打算認真聽。說到這裡我想說的是,假設今天陪審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那一個可以提供討論的Not guilty的意見,判決就此終結,則陪審制度還有教育意義嗎?
  • 陪審制度將公民引領至一個具有貴族、民主雙重性質的地位,但若他們不具有法學家對審判的保守、審慎,則陪審制度是否能如法學家一般鞏固民主共和與特權階級之間的穩定?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民主在美國(02114501)

  1. 「昔日的君主只靠物質力量進行壓制;而今天的民主共和國則考精神進行壓制,連人們的意志它都想征服......在民主共和國,暴政就不採用這種辦法,它讓身體任其自由,而直接壓制靈魂。」在民主共和國當中,多數人的思想往往會鉗制少數人的思想,使少數者不敢發聲,以這種方式變相剝奪少數人言論的權利。而托克維爾則認為民主的最終目的應當是保護少數和個人的利益,因此希望通過削弱多數的暴政來保障民主。
  2. 但是,在此之前是否需要思考少數者是「何種少數者」?少數者身上是否需要具有某種特質才使得他們的思考是值得尊重的和接納的,還是說「只因為他們是少數」,他們的意見就必須要被接納,以此來證明「民主共和國」的民主不是多數的暴政呢?如果「少數者」是需要被分辨的,對於少數者為「何種少數者」的判斷又來自于誰?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聯邦黨人文集(02114115)

漢彌爾頓認為,國民會議的混亂會造成政府腐敗,可能繼而導致國家衰亡。
而且,開明的政治家不可能在政治場域上有實際作為,因為黨派爭取利益的打算太強大了等等原因。
制度的設計必定要成就守護權力平衡的最後ㄧ道防線,讓部門之間相互制衡。
可是李登輝上台以後也修了憲法,現在的行政院院長是總統任命,不需其他副署。
本應狗咬狗、相互監督的立法院也搞政黨協商,身為主人的人民被賣了些什麼,在會議紀錄上也無法顯示。
還是說翻轉制度的革命其實是季節性的?每過一段時間都必須經過人為調整。寒冬過後,綠葉重生?

聯邦黨人文集 (02114171)

黨爭真的很難消除, 每個人有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意見, 都會有自己的慾望, 很難會跟別人達到共識. 雖然在聯邦體制下, 黨爭減少了很多. 但是要完全沒有黨爭的話, 我們真可以制定出這種體制嗎?  黨爭可能是一種經驗, 可以吸收好與不好的思想.  再說, 政府會保護人的財產權, 財產權多數跟金錢有關係, 會容易產生出很多黨派, 從而引起黨爭.

聯邦黨人文集(00121186)

  • 文中提到在聯邦的範圍和適當結構裡,共和政體能夠醫治共和政府最易發生的弊病,既然共和政體在聯邦的前提下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為什麼這不是當今共和政府所流行的方式呢?
  • 反觀現在的中國大陸,除了多重改革開放之外,沒有內部黨爭也是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此時又要如何證明同是幅員廣大,人口眾多的聯邦共和政體是較佳的選擇呢?

聯邦黨人文集(02114104)

為何在共和體制內,立法部門相較於行政部門,要處於主導的地位?
在文中,我們可以理解分權制衡的理由,但為何不是平等的地位,而是立法部門稍微優越,甚至還領導行政部門呢?在我看來,作者沒有詳加解釋。還是說,一旦兩者是並駕齊驅,則共和國家無法負荷什麼樣的問題呢?

聯幫黨人文集(02114109 洪聖璐)

  1. 文中提及,「……人的團體不宜於同時既做法官又做當事人。」在此段敘述中,筆者認為他的個人利益會使得他對案件的判斷失準,亦可能敗壞其正直的品性(為何判斷失準會敗壞其正直的品性?品性的正直與否會影響整個體制嗎?)——因此人的團體中,不能有裁判兼球員的情形出現。但在內閣制的國會中,內閣閣員及內閣總理由議會議員兼任,同時掌握行政及立法的權利,以英國為例––—此舉反而提高了行政效率,且沒有敗壞其正直的品格。那麼,筆者要如何解釋這個例子?
  2. 文中指稱,純粹的民主政體是由少數的公民「親自」組織和管理政府的社會,且其無法阻止派別鬥爭的危害——因為它是由「少數公民」組織的團體,因此容易挑起大眾犧牲他們的動機(菁英民主取向?);而共和政體的政府則是由其餘公民選舉出來的少數公民,也就是體現了基礎民意,使公眾的意見得到提煉和擴大,且他們的愛國心及對正義的熱愛不會因為戰時的考慮而犧牲「國家」——因此,這更能符合公眾的利益,也更不會被替換。若在民主政體中,是由經濟實力雄厚、政治背景深遠的少數擁有「特權」的公民親自組織、管理的政府的社會,且其能夠聽取其他民眾的聲音、並下放權力,那麼大眾還會選擇犧牲這些「弱小黨派、少數黨派」而施行共和政體嗎?

聯邦黨人文集(02114154)

共和國透過黨派利益的分歧,使不會有勢力獨大,因而避免單一勢力來迫害他人,但是以互相分化制衡為基礎的平穩,是否會造成更大的混亂呢
社會中包含那麼多公民,分為如此之多的部分、利益團體和公民階級,透過利益的糾結,利用個人的私利來成為公眾權利的保護者,使其互相牽制,相反而言,不同黨派越少,單一黨派勢力就可能越大,依其私行事,要盡可能涵蓋更大的範圍,包羅更多黨派與利集團,來減低單一黨派壓迫他人的可能性,但若是國家內部含有過多的黨派,那又要如何達成共識呢國家是否會因此而更容易分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