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克里托(02114120)

  • 蘇格拉底:你認為逃亡將破壞法律的規範,將把國家引導至混亂無紀律的樣貌,但在政治人物的勸誘下,法庭做出的判決是合乎法律的嗎?如果不是那為什麼選擇沉默地接受死亡?
  1. 在申辯篇中,蘇格拉底堅持這次的判決是錯的。但他認為不能以惡還惡,逃走即是破壞了法律和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同時也表示如果公開宣布這次的宣判是錯誤的,而由私人加以銷毀,城邦將毫無紀律。但是法律的至高性和公平性已遭政治人物影響,這種判決是不對的。如果沒有人出來反駁、抵抗。那麼法治也將遭到破壞,法的平等性和公信力也隨之崩壞。以後政治人物的喜好將能影響判決,公民的生死決定也掌握在那些人手中。這樣豈不是玷汙了法律的公正嗎?此後也沒人會相信法律,反正有權勢的人物一句話就能改變判決,這樣有誰會繼續遵從法律?城邦不是也會崩壞。有智慧的人因為你的死亡而恐懼,紛紛選擇噤聲不語。這樣城邦人民的素質會提升嗎?
  2. 所以我認為蘇格拉底如果選擇越獄,或許人民能夠更了解法律的公正性是不能由私人意志所動搖,其他智者言論大開、思想大放,或許當時的城邦與現在的我們,都將隨之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