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克里托02114154林育賢

  • 為何蘇格拉底的論證之中,會有幾近於非黑即白的邏輯,答案只有唯一,難道沒有模糊地帶嗎?
無疑而論,其論證是條理分明的,可是蘇格拉底的觀點卻令人感覺有點近乎狹隘而不夠全面,聰明人的的意見是好的,蠢人意見是壞的,就經驗法則來說持有這樣的看法是常態,但並非絕對,又或是他在四十二頁所說,「這樣做是正當的行為嗎?或者說這樣做完全的錯了?」雖說其認為把惡說成是善的光榮的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難道其之間並無任何中間?而善與惡是又是難以一刀兩清的,有時甚至是一體兩面,更何況是問題的終結,總而言之,到底為何在這個篇章當中,蘇格拉底對於真理可以有篤定的一種標的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