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王制篇》02114110

  • 要如何消除將接受完全教育的學生得自於他們父母的習慣和品性?
  1. 文中蘇格拉底說到要教育出真正的哲學家,要從小開始教育,「他們會把十歲以上的居民送到鄉下去,而把那些孩子接收過來,消除他們得自父母的習慣和品性,按照我們前面描述過的那些由這些統治者自己制定的習俗和法律培養他們。」但蘇格拉底並沒有提出要如何消除。
  2. 人從出生後就開始經歷各種各樣的社會化過程,尤其「家庭」在我們孩童時期更是影響甚重,父母親人會在無形之中影養我們的思考、生活模式,也會培養我們的習慣。而且,小時候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是很難再改變的。
  3. 說到教育,斯巴達城邦的教育我認為與蘇格拉底所提出的有些許的相似處。斯巴達城邦也是在孩童時代就將他們與家庭分離,進行集體的各項教育;而他們的教育也是經由統治者們決定因應他們追求的結果跟目的而提出的教育制度。斯巴達城邦的教育是在7歲的時候開始實施,並著重於軍事與體能上的訓練,目的是培養出合格的軍人;然而相對的,蘇格拉底所提出的教育目的則是要培養出真正的哲學家。所以我認為家庭、社會化對於習慣與品性上的影響,在這兩個城邦所追求的教育目的不同,對兩者的影響就有所差異。特別是對於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教育哲重的是思想上的培養,我想既有的習慣跟品性對其的影響是相對較大的。
  4. 然而,斯巴達城邦(相對受習慣與品性影響較小的一方)也已經從7歲時就開始對孩童實施教育;那麼,蘇格拉底的教育制度(所受影響較大的這方)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方法消除他們已經擁有的習慣和品性,或者應該要從孩童多大時開始實施教育將家庭與社會化的影響最小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