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王制篇02114135

1.在洞穴理論中先走出去的囚犯是扮演哪種角色?
洞穴理論中,先出去的囚犯看見了完整的光,觀察到了太陽本身,他體察到了這個世界的善,他是一切正義的、美好的事物的原因,是光的創造者,是真理和理性的真正源泉,就好像哲學家,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了真理。把洞穴比喻成可見世界,先走出去的囚犯就是哲學家,他先悟出了善,再將他的所見所聞傳達給世人,引導大家走向善,而不是陰影。


2.哲學家治理國家的方法會跟現在的政府治理有什麼分別?

在柏拉圖全集中,哲學家被認為會有節制不貪財、心靈有著宏大的思想、勇敢、大度、聰明,他所追求的是真理,那他必定會將國家的未來導向真理的路,就如同先走出洞穴的囚犯要來引導他的同伴一樣。而現在我們的社會講究民主,由人民自主決定,倘若人民所選擇的跟真理相悖,哲學家治國追求真理的態度雖然跟現代強調的民主有些不同,但跟開明專制的概念有點雷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